首页

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9 12:35:07 作者:西藏迎来“萨嘎达瓦”传统宗教活动 浏览量:37826

  中新网济南2月24日电 题:中国留学生“花式”推介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 王采怡

  一曲悠扬的二胡乐声毕,人群中响起阵阵掌声……近日,山东潍坊留学生郑晓慧多次在意大利米兰街头,身穿汉服,用一把二胡演奏《新春序曲》《喜洋洋》等中国经典春节乐曲,与来往行人一同分享新春的喜悦。

  “路演时,经常有外国人问‘这是什么乐器’,我都会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在郑晓慧看来,音乐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具有跨文化沟通功能。二胡的琴弦不仅能缓解海外游子的思乡心绪,还增进了外国友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郑晓慧在意大利米兰街头演奏二胡乐曲。受访者供图

  郑晓慧告诉记者,她还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个人账号,让越来越多的海外友人接触、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互联网像蒲公英的种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到更远的地方。”

  同郑晓慧一样,很多中国留学生正在异国他乡通过不同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他们走上街头表演舞蹈、武术、民乐,与外国友人分享中国美食、科普中医知识,化身“代言人”,“花式”推介传统文化。

  牛羊肉卷、娃娃菜、油豆皮……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一间留学生公寓里,“00后”天津姑娘张妙心邀请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室友一起准备各类食材,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里感受“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张妙心烹饪的中餐美食。受访者供图

  春节期间,张妙心还制作了炸春卷、糖醋排骨、地锅鸡等美食招待异国朋友。“很多外国人惊讶于中餐的种类如此丰富,品尝味道后更是赞口不绝。我觉得借饮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途径,越来越多外国人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们也热衷于邀请外国朋友参与当地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沉浸式地领略中华文化魅力。

  来自山东淄博的周春兰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在爱尔兰留学期间活跃在各种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中。“春节期间,我担任全爱学联春晚主持人,邀请波兰室友现场观看节目;参加都柏林市政府支持的华人春节庆典活动,报名做包饺子志愿者;我还邀请乌干达、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朋友参加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关于中医、汉字的英文讲座,品尝中餐。希望外国友人近距离、深刻地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

  在周春兰看来,大使馆等官方机构是助推传统文化“出海”的重要力量,同时,越来越多海外华人成立的民间组织也在自觉主动地传播中华文化,这两种力量都为外国人打开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希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光在形式氛围上吸引外国人的目光,更能在思想精髓上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兴趣。世界一家,无问西东;天下大同,美美与共。”

周春兰在华人春节庆典活动中担任包饺子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文化传播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海外友人只有了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才有可能更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和思想。无论是日常化的传播还是各种文化活动,都要兼具形式与内容,让外国友人喜闻乐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朝明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乐于向世界“秀”出中华文化。“未来,我们要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提升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刘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继续推动外贸质升量稳,目前商务部正在按照相关部署,抓紧研究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

学习卡丨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近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以“革命文物+水下考古”的策展思路,首次向公众全面系统展示330套珍贵出水文物展品,以及甲午战争最新史料科研成果。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31日凌晨称,30日深夜在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点发生两起袭击事件,造成3名以色列人受伤,袭击者均被打死。哈马斯随后发表声明称“这明确表明只要以色列继续对我们的人民和土地进行野蛮占领和攻击,抵抗就将持续进行下去”。

春和景明 山东多地赏花观景正当时

◇以顶层设计保障“共栖”、以协同增效实现“共治”、凝聚“共识”推进自觉、搭建国际平台促进“共鉴”,是盐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的缩影,也勾勒出“共生之道”的现实模样。

美国专家:中欧班列成为世界贸易互联互通重要榜样 | 世界观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